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顺利落幕。我院参赛团队(李想成,何语星,孙家益,冯佳伟,徐堂兴,黄香瑶)在贺海洋、廖大琪和禹敏三位老师联合指导下凭借《AI探铀——一种人工智能赋能面向花岗岩型铀成矿潜力快速高效的检测系统》项目斩获全国二等奖,实现了学院在该项国家级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AI探铀——一种人工智能赋能面向花岗岩型铀成矿潜力快速高效的检测系统》项目聚焦铀矿勘探痛点,创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铀矿勘探专业知识,打造可快速分析地质数据、精准识别成矿指标的检测系统,为提升我国铀矿勘探效率、保障资源战略储备提供技术支撑,具备重要科研价值与广阔应用前景。
自大赛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组建专业指导团队提供指导,校团委统筹资源开展备赛培训与模拟答辩,参赛团队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反复优化项目,最终在全国赛场取得优异成绩。此次获奖不仅是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的重要突破,也为鼓励我院青年学生勇攀科技高峰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为国内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的“奥林匹克”赛事,本届“挑战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全国2700余所高校、300余万名大学生参与,申报作品超40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