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2013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

2013年06月13日 00:00 核资源 点击:[]

本科专业
    ●矿物资源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学院前身为1959年成立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是国内唯一以铀矿冶为特色的核学院。现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矿物资源工程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矿业工程为湖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1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8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3人,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学院拥有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创新团队,矿物资源工程湖南省教学团队。
   学院拥有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溶浸采矿技术核工业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铀矿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中心和专业实验中心。学院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项目、横向合作科研项目等3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80多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2部。学院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科研课题或独立申报科技项目,近年来有100余名学生在国内外各种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近1/3的学生本科毕业后进入国家级科研院所或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学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和乌克兰国立矿业大学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培养人才协议,学院优秀毕业生可直接推荐到这些大学读研究生并提供部分奖学金。
   学院毕业生主要在国防工业、核工业、矿冶、建设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生产经营、研究开发、施工、教育、管理等工作。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介绍国家管理专业、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是南华大学创办最早、特色最鲜明的优势专业之一,是我国唯一的铀矿开采和铀水冶人才培养基地,其前身为衡阳矿冶工程学院1959年创办的采矿工程专业。经过“九五”以来的重点建设,以矿物资源工程本科专业为核心的矿业工程学科(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已发展成为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湖南省重点学科,且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物资源工程本科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和硕博连读资格,中国核工业集团在本专业设有定向培养计划。

一、教学科研平台

(1)2010年,矿物资源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2)2008年,矿物资源工程教研室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研室”;

(3)2005年,矿物资源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

(4)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5)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6)核工业溶浸采矿技术重点实验室;

(7)湖南省铀矿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二、师资队伍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现共有14名任课教师,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助教3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3人。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矿物资源工程系主要任课教师

负责人

曾 晟

教 授

丁德馨、杨仕教、李广悦、张新华、陶干强

副教授

李长山、曾 晟、戴剑勇

 

杨月平、喻 清、王永东

 

李俊哲、王富林、陈 璐

三、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铀矿床及其它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开采现代科技知识,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研究开发、管理与教育等部门从事矿物资源开发、岩土工程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修业年限:四年 学分要求:学业学分180学分,第二课堂1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岩土工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工程规划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矿物资源开发、岩土工程等领域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有较好的现代社会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4)具有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的基本能力;

5)了解国家关于采矿工程生产、设计、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工程设计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8)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

主干学科:矿业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岩土工程

核心课程:铀矿床地下开采、岩体力学、井巷工程、爆破工程、铀矿通风与安全、金属矿床露天开采、溶浸采铀、微生物浸矿技术、测量学、地质学基础与工程地质、数字矿山技术、充填理论与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金工实习、测量实习、电子电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现代化矿井仿真实验、爆破工程实验、岩体力学实验、井巷工程实验、矿井通风实验、数字矿山技术实验、溶浸采矿实验、微生物浸矿实验等

四、实习基地

1)校内:工程训练中心、核资源与环境创新训练中心等

2)校外:与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中核赣州金瑞铀业公司、中核韶关锦源铀业公司等所属的718、721、745等铀矿山,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黄沙坪矿业公司等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建有实习基地,可供本专业完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任务。

五、教学条件

1)实验教学

“核工业溶浸采矿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铀矿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及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全、条件优越,拥有2000KN全数字闭环三轴岩石试验机、爆破容器TNT2000g、KDTA-I通风实验装置、地浸采矿实验装置等大型仪器设备和DIMINE数字矿山系统平台、MIDAS岩土工程模拟系统(GTS4.0)、铀矿溶浸渗流分析软件GMS8.2全模块等多套软件系统,完全满足溶浸采矿、微生物浸矿、岩石力学、矿井通风、井巷工程、采矿模型、数字矿山技术等全部实验教学需要。

2)图书资料

学校与学院配有并不断完善本专业需要的各类图书资料,专业期刊和专业图书资料收藏齐全。此外还拥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等27个数据库,同时共享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完全满足专业文献查阅需要。

六、考研就业

长期以来,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含考研、自主择业)连年达100%,据近5年统计数据,毕业生中约25~30%到核工业地矿系统就业,35~40%到国有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就业,25~30%考取国内外知名院校研究生,另有5%左右的毕业生自主择业、创业。主要就业单位及研究生录取院校如下:

(1)核工业地矿系统:中核北方铀业公司、中核韶关锦源铀业公司、中核赣州金瑞铀业公司、中核抚州金安铀业公司、中核西安蓝天铀业公司、湖北省核工业地质大队、核工业二一六大队等

(2)金属、非金属矿山:中国黄金集团、中国五矿集团、西部矿业、湖南有色金属集团、昆明钢铁集团、贵州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等

(3)考研录取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南华大学等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核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安全、高效、低贫损、低成本的采矿工艺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矿业领域迫切需求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从事设计、生产、科技攻关等工作,该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将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资源勘查工程系介绍

一、专业介绍: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以服务新时期我国核工业为特色,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工作方法,能在铀及其它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3人,8人具有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高层次人才项目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目前已形成300余人的在校学生规模,一次就业率均达100%,考研率名列前茅。

   本专业近年承担各类教研、科研项目共20余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10项,总经费440余万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 4篇,EI 20篇,ISTP 5篇;出版专著、译著3部,编写教材1部。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国防工业、核工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铀及其它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质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矿产资源特别是铀资源勘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接受资源勘查、评价和开发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矿产资源特征综合分析、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矿产资源勘查的室内外工作方法;

3.     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评价的初步能力;

4.     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及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     了解现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及现代资源勘查技术的发展动态;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7.     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三、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

地质学基础,结晶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铀矿地质学,矿产勘查学。

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测量学实习、地质认识实习、地质教学实习、专业课程设计、地质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

 

 

四、师资队伍:

 

 

主要负责人及主要教师

负责人

冯志刚

教 授

谭凯旋、詹小涌、唐振平、冯志刚

副教授

谢焱石、黄伟、刘江

讲 师

陈亮、胡杨、杨勇、王正庆、刘珊、马强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081503      专业名称:矿物加工工程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学业学分:180     第二课堂:10学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矿物加工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等方面能力,能在矿物(金属、非金属及铀)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开发、技术改造及生产管理等领域,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矿石学、矿物加工学、铀水冶工艺学、溶浸采铀、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接受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矿物加工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

2.掌握有关数学、物理、化学、电磁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铀水冶工艺学、溶浸采铀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矿石学、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掌握矿物加工过程的基础理论和生产工艺知识及浮选药剂的化学原理与应用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矿物加工厂工程设计方法、铀水冶工艺设计方法,并具有进行工艺设计的能力;

5.具有矿物加工常规机电设备的事故处理与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和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技术经济分析与组织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掌握科技写作技巧;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发展前景。

主干学科: 

矿业工程、矿物资源工程

核心课程:

物理化学,流体力学,化工原理,矿物加工学,选矿厂设计,铀水冶工艺学,溶浸采铀,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分析测试技术,浮选药剂的化学原理与应用,矿物加工技术经济与管理等。

主要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介绍

南华大学是继中南大学和同济大学之后,全国第三所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全日制高校。该专业始建于2003年,依托于土木工程专业下辖的城市地下工程专业方向进行招生,2010年通过教育部批准为独立专业(专业代码为081005T,英文名称为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现设于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依托于我校“十一·五”、“十二·五”矿业工程重点学科,该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南华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拥有1门省级精品课程《爆破工程》。承担了科研项目数十项,其中国防基础研究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重点科研基金1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科研基金2项、环保部科研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市厅级项目十余项。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该专业目前已招收10届共517名本科生,截至2012年6月中旬,已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6届共334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培养了一大批面向国防、核工业及地方从事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一、师资队伍

南华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现共有13名任课教师,其中正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助教1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

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系主要负责人及主要任课教师

负责人

张志军(硕导)

教 授

丁德馨(博导)、张新华(硕导)、杨仕教(硕导)

副教授

张志军(硕导)、刘 永(硕导)

讲 师

贺桂成、桂荣、杨雨山、李春光、招国栋、章求才、李超

助 教

伍玲玲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国防工业、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具备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勘察、规划、结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地铁、隧道施工、监理、施工单位从事城市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开发利用和生产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修业年限:四年 学分要求:学业学分180学分,第二课堂1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力学,以及地下空间工程的现代科学技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隧道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计算机应用、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城市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地下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8.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地下工程勘察、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测量、施工组织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9.   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设计方法;

10.具有进行城市地下规划、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初步能力;

11.熟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12.了解当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理论前沿发展方向;

13.掌握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岩土力学试验和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14.具有进行城市地下规划、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初步能力;

15.具有进行地下工程概预算及成本控制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核心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地铁工程、爆破工程、基础工程、基坑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通风与空调、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混凝土结构设计实验、爆破工程实验、岩体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地下工程通风实验、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实验、隧道工程实验

三、实习基地

校内:有电子电工实习工厂和测量实习基地等。

校外:与广州地铁公司、中铁各局、核工业第25建设公司广州工程处、核工业井巷建设公司、与衡阳城区公路管理局、云南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核工业宏华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合作关系,可供本专业完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任务。

四、教学条件

我校拥有结构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以及工程力学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配备有与本专业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各种实验仪器、设备以及教学模型,其中大型仪器设备如SAW-20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多功能岩石三轴流变试验机、RMT-150B微机伺服岩石力学测试系统、WAW-1000C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BJSD-2E隧道激光断面仪。这些实验设备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

同时,学校与学院配有并不断完善本专业需要的各类图书资料,专业刊物和专业图书资料收藏齐全。此外还订阅了中国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学术电子期刊,以及部分外文专业期刊资料。

五、就业前景

1、就业率历年名列前茅

目前已有6届毕业生,均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或是考取了研究生,即使当前就业压力如此巨大,本专业就业率仍高达100%,居全校就业率之首。

就业去向主要有:中铁一局、三局、五局、十局、十一局、十二局、十三局、十七局、十八局、十九局、二十一局、二十五局;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核工业西南建设公司等等。主要分布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太原、郑州、武汉、长沙、南京、广州、深圳、西安、杭州、南宁等地。

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需求

近二十年来,我国城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膨胀,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建筑用地紧张、生存空间拥挤、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我国的城市建设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

3、城市地铁建设的需求

城市交通拥挤以及地面交通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同样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建设地铁。

我国内地有二十二座城市有地铁,简称“地铁22城”,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青岛、郑州、西安、成都、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福州、佛山、深圳、南宁等城市在建或运营地铁;大中华区有三座城市有地铁,分别是香港、台北、高雄。还有更多的大中型城市(济南、石家庄、贵阳等)正在积极筹建中。目前,“全国有28个城市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或在建。其中,12个城市已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

2012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集中公布了多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的核准信息,涉及项目25个,达8000亿元。其中,石家庄、太原、兰州、广州、沈阳、厦门、常州等7个城市的轨交建设规划获批;哈尔滨、上海等城市的建设调整方案获批。另外,还有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交网、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城际铁路规划等区域轨交铁路规划获批。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相关专家介绍,到2015年,全国城市规划交通总投资将达1.2万亿元。到2020年,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里程达7000公里,是目前的4.3倍。

4、其它地下工程的建设的需求 

l981年5月,联合国自然资源委员会正式把地下空间确定为重要的自然资源。近30年来,各国都在争相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作为重要贮存库,如地下水库、地下食物库、地下能源库、地下物资库、地下废物库等。我国在此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尤其在地下能源库、地下物资库、地下高放核废料处置库的建设方面,都亟需大批具有地下空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

因此,可以预测,随着地下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至少十年内),都将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上一条: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微公益大赛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进入全国100强
下一条:南华大学2013年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信息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    邮编:421001
联系电话:0734-8282206    联系邮箱:zhausc@163.com

师德师风投诉电话

0734-8281738(教务办公室)
0734-8282206(院党政办公室)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