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金1银!我院在省创新大赛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5年08月03日 11:21  点击:[]


731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南省赛上,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6支学生团队凭借前沿的创新项目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51银,实现历史性新突破。

赛场上,李想成团队的“岩识探矿国内人工智能岩石分析可视化模型探索者”项目、冉庆鹏团队的“以气驭力高压气体为压力源的气液传动系统开拓者”项目、许家望团队的“注微固新领跑碳中和背景下的0碳微生物加固新赛道”项目获本科生创意组一等奖。游琼宇团队的“核安卫士可视化无人探测开拓者”项目获本科生创业组一等奖。刘梓豪团队项目铀尾守护—“水土气一体化协同修复铀尾矿库区的领航者项目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一等奖。李天乐团队的“砼核智创——核电水泥固化存放体系革新的破局者”获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二等奖。这些项目不仅展现了我院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更彰显了我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育人成效。

岩石-18-opq3868762212

岩识探矿团队

2c4cc2ae2b99809af8f0bb459d74d20

铀尾守护团队

6a5789bd6089814582faec81e7b2fe3

注微固新团队

以气-opq3868762304

以气驭力团队

核安卫士团队

自本届大赛启动以来,在学校党委行政高端指导及高位推动下,我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从项目选题的前瞻性论证、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到商业逻辑的精雕细琢、答辩呈现的每一个细节,都与学生团队并肩作战。我院还特别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创新,其指导的金奖项目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色。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发挥大赛牵引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发挥各学科科研优势,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搭建经验互鉴、资源共享、协同共进的创新教育平台,让更多学子在数字时代创新发展的实践锻炼中收获成长,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竞争空前激烈,全省共吸引57.4万个项目、213万人次参赛,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经过层层选拔,425个项目晋级省赛现场赛。在如此激烈的角逐中,这51银的斐然成绩是我院老师多年深耕教学一线、倾力培育创新人才的生动写照,深刻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这份荣耀不仅属于我院,更属于在创新路上永不止步的湖湘青年!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湖南省赛南华大学资环安学院获奖项目名单

项目名称

赛道/组别

团队成员

辅导教师

获奖

铀尾守护-“水土气一体化协同修复铀尾矿库区的领航者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意组

刘梓豪、郭帅帅、刘军、刘珍、曾振龙、赵智源、刘陈鸿、赖逸峰、朱奕举、张志涛、李倩、胡筱薇

彭国文、肖方竹、阳鹏飞、杨飞、曾庆意

一等奖

核安卫士可视化无人探测开拓者

高校主赛道/本科生创业组

游琼宇、王祥帅、陆晨毅、李家豪、虞子安、张艺鹤、魏翠悦、温晴、刘雨鑫、邵文晗、李劲娴、陈瑾旭、张桓

徐守龙、刘畅、钟翊君、廖大琪

一等奖

以气驭力-高压气体为压力源的气液传动系统

高校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冉庆鹏、李明星、梁石、伍杰、姜茗岚、余松霖、阮杰、陈盛、余致瑞、李冠坤、易彩妮、周仕宇、陈帅、汤喜闻、何镕宇

蒲成志、 刘朝晖、 郭腾飞

一等奖

注微固新领跑碳中和背景下0碳微生物注浆加固新赛道

高校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许家望、洪嘉兴、余乃斯、江欣荣、周贝、龙仁政、丰佳怡、王文宇、宋文龙、万乐、孙峰

桂荣、伍玲玲、张志军、廖大琪、张益静

一等奖

岩识探矿国内人工智能岩石分析可视化模型探索者

高校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李想成、徐堂兴、冯佳伟、孙家益、何语星、马新哲、黄香瑶、刘美林、刘柯、谢彦冰、孙紫艺、张耀月、刘馨鸿

贺海洋、廖大琪、王谦

一等奖

砼核智创——核电水泥固化存放体系革新的破局者

产业赛道/企业命题组

李天乐、吴育伦、谢欣妍 、罗婧文、肖俊琳、黄榆凌、张亮、康津玮、苏稼星、冯钶涵、王宇杰、黄家乐、杨浩然

李春光 、姚志猛 、刘振中、金丹、李咏梅

二等奖




下一条:我院应邀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人工智能赋能安全学科发展研讨会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    邮编:421001
联系电话:0734-8282206    联系邮箱:zhausc@163.com

师德师风投诉电话

0734-8281738(教务办公室)
0734-8282206(院党政办公室)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