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博成分享基层经历,助力新生规划职业未来

2025年09月22日 09:49 图/杨宗烨 文/葛子瑜 点击:[]

9月21日,清华大学选调生、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社区党支部书记曾博成应邀来到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为大一新生带来一场题为“基层历练与职业选择”的分享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谭杰主持。结合自身从清华学子到社区书记的转变历程,曾博成深入剖析了选调生政策、考研方向与就业现状,为初入大学的学子提供了宝贵的生涯规划参考。

基层实践:从清华园到雨母山

曾博成以自己在雨母山社区的工作为例,生动讲述了基层工作的挑战与收获。他提到,社区工作涉及民生服务、矛盾调解、乡村振兴等具体事务,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基层,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他分享道,“协调居民诉求、推动环境整治、谋划产业发展,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落在基层的每一个细节。”他还特别强调了基层工作中“党建引领”的重要性,通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推广“网格化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

选调生政策:机遇与责任并存

针对学生关心的选调生制度,曾博成结合湖南省2025年选调生计划进行了系统解读。他介绍,选调生是党政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需经过严格选拔与培养。他还分享了选调生的成长路径:“录用后需在乡镇(街道)服务3年,其中至少2年到村任职。服务期满后,可通过考核择优进入省、市机关工作。” 他鼓励有志于公共服务的学生提前准备,夯实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

多元发展:考研与就业的平衡之道

面对当前就业与升学的竞争态势,曾博成建议新生“立足专业、放眼长远”。他指出,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等领域与国家“双碳”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既可通过深造提升科研能力,也可在环保、能源、公共管理等行业直接就业。结合自身经验,他谈到:“无论是选调生、考研还是企业求职,核心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期间应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锤炼沟通协作与创新思维。”

互动环节:点燃学子理想之火

在交流环节,新生们围绕“基层工作所需技能”“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如何平衡”等问题踊跃提问。曾博成耐心解答并勉励学生:“人生的选择没有标准答案,但无论走哪条路,坚守初心、服务社会才是根本。”

此次分享会是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旨在搭建学生与基层工作者直接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基层、报效国家的志向。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为学生拓展更多实践机会。

上一条:南华大学“核特岗”宣讲团走进太栗小学:让“两弹一星”精神在童心闪耀
下一条:守护心灵,赋能启航:校心理中心郑宇老师为资环安学院新生作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关闭

联系我们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    邮编:421001
联系电话:0734-8282206    联系邮箱:zhausc@163.com

师德师风投诉电话

0734-8281738(教务办公室)
0734-8282206(院党政办公室)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